本文目录一览:
在xss中各种过滤的情况,在什么地方可能存在注入点
XSS注入的本质就是:某网页中根据用户的输入,不期待地生成了可执行的js代码,并且js得到了浏览器的执行.意思是说,发给浏览器的字符串中,包含了一段非法的js代码,而这段代码跟用户的输入有关.常见的XSS注入防护,可以通过简单的htmlspecialchars(转义HTML特殊字符),strip_tags(清除HTML标签)来解决,但是,还有一些隐蔽的XSS注入不能通过这两个方法来解决,而且,有时业务需要不允许清除HTML标签和特殊字符.下面列举几种隐蔽的XSS注入方法:IE6/7UTF7XSS漏洞攻击隐蔽指数:5伤害指数:5这个漏洞非常隐蔽,因为它让出现漏洞的网页看起来只有英文字母(ASCII字符),并没有非法字符,htmlspecialchars和strip_tags函数对这种攻击没有作用.不过,这个攻击只对IE6/IE7起作用,从IE8起微软已经修复了.你可以把下面这段代码保存到一个文本文件中(前面不要有空格和换行),然后用IE6打开试试(没有恶意代码,只是一个演示):+/v8+ADw-script+AD4-alert(document.location)+ADw-/script+AD4-最容易中招的就是JSONP的应用了,解决方法是把非字母和数字下划线的字符全部过滤掉.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网页开始输出空格或者换行,这样,UTF7-XSS就不能起作用了.因为只对非常老版本的IE6/IE7造成伤害,对Firefox/Chrome没有伤害,所以伤害指数只能给4颗星.参考资料:UTF7-XSS不正确地拼接JavaScript/JSON代码段隐蔽指数:5伤害指数:5Web前端程序员经常在PHP代码或者某些模板语言中,动态地生成一些JavaScript代码片段,例如最常见的:vara='!--?phpechohtmlspecialchars($name);?';不想,$name是通过用户输入的,当用户输入a’;alert(1);时,就形成了非法的JavaScript代码,也就是XSS注入了.只需要把上面的代码改成:vara=
如何避免被 chrome浏览器 xss过滤
首先要说明的是 它是webkit的一个模块,而非chrome ,所以Safari和360安全浏览器极速模式等webkit内核的浏览器都有XSS过滤功能.
过滤方式:
通过模糊匹配 输入参数(GET query| POST form data| Location fragment ) 与 dom树,如果匹配中的数据中包含跨站脚本则不在输出到上下文DOM树中.另外,匹配的规则跟CSP没有什么关系,最多是有参考,CSP这种规范类的东西更新速度太慢跟不上现实问题的步伐.
关闭模式:
因为它有可能影响到业务,所以浏览器提供了关闭它的HTTP响应头.
X-XSS-Protection: 0
绕过方式:
因为专门做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对绕过也有所了解,目前我发布过的一个bypass 0day还可以继续使用.
svgscript xlink:href=data:,alert(1)/script/svg
某XSS小游戏
title: 某XSS小游戏
date: 2018-09-30 10:57:35
tags: [XXS]
昨天不知道干嘛,就玩了一下xss,然后就早晨醒来就整理了部分
1.第一关没有过滤,直接弹就好
2.第二关直接alert(jumo)发现不能弹,我们看一下源码
我们需要把”双引号闭合掉 payload如下
3.第三关我们需要闭合单引号,而且被过滤掉了
当被过滤时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来进行弹框u' onclick=alert(1) ‘/u
4.第四关和第三关差不多,被过滤掉了,只不过需要闭合的单引号’变成了双引号”
5.我们用第四关的payload试一下发现on事件被过滤掉了,script标签也被过滤掉了
我们可以尝试构造链接来触发弹框payload如下
6.第六关我们可以看到href属性被过滤掉了
我们尝试一下大小写绕过发现可以,payload如下
用href属性的payload如下
7.输入alert("1")发现script过滤掉了,用href和on事件发现也过滤掉了,然后测试用大小写绕过未果
用双写发现可以绕过
8.我们测试构造这样的payload
我们发现javascript被替换为javascr_ipt,且大小写绕过不行(大写被转换为小写了),我们用编码来绕过,javascript:alert(1)经过Unicode编码得到payload
看了别人的做法发现在被过滤的关键词中间插个tab符,payload
9.第九关用payload会报错"您的链接不合法?有没有!"链接不合法,然后看了一下源码,源码中有个strpos()函数,查找字符串”http://“在str7(传入的keyword经过处理替换后得到str7)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也就是只要url中出现http://那么就可以绕过,如果url中没有匹配到http://则链接不合法
我们在alert中写http://来进行绕过,payload为
10.呃,跳到第十题之后发现keyword不能用没有xss输出点,看一下源码,发现三个hidden的input,经过测试发现第三个参数可以xss,即t_sort可以进行xss
我们在t_sort处进行xss,发现被过滤了,然后我用了on事件去构造payload,然后修改hidden属性,去点击input框成功xss
一些trick:
只写到了第十关,还没有写完,和朋友约好的饭,现在要出门了,后面的有时间在写
XSS过滤器
背景:过滤xss攻击,同时将过滤后的日志输出到指定文件。(指定文件输出请看上篇博文)
前景:利用filter进行xss攻击过滤,需要应对不同请求做不同的过滤处理,若是post请求的json格式数据,需要重写getinputstream方法(因为流读取一次后,下层controller无法再次进行读取。原理可自行百度)
因此需要重写两个wrapper(继承HttpServletRequestWrapper)(针对post的json请求以及其他格式的请求)
在filter中以contentType做类型的区分
未做业务耦合的区分(日志输出与xss过滤耦合到一起),若要区分开功能,单独书写即可
一:重写wrapper
1:contentType为multipart/form-data或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2:contentType为application/json
二:xss处理工具方法:
三:filter过滤器
四:在web.xml配置过滤器
如何防止xss攻击,需要过滤什么
XSS攻击通常是指黑客通过"HTML注入"篡改了网页,插入了恶意的脚本,从而在用户浏览网页时,控制用户浏览器的一种攻击。
一、HttpOnly防止劫取Cookie
HttpOnly最早由微软提出,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标准。浏览器将禁止页面的Javascript访问带有HttpOnly属性的Cookie。目前主流浏览器都支持,HttpOnly解决是XSS后的Cookie支持攻击。
我们来看下百度有没有使用。
未登录时的Cookie信息
可以看到,所有Cookie都没有设置HttpOnly,现在我登录下
发现在个叫BDUSS的Cookie设置了HttpOnly。可以猜测此Cookie用于认证。
下面我用PHP来实现下:
?php
header("Set-Cookie: cookie1=test1;");
header("Set-Cookie: cookie2=test2;httponly",false);
setcookie('cookie3','test3',NULL,NULL,NULL,NULL,false);
setcookie('cookie4','test4',NULL,NULL,NULL,NULL,true);
?
script
alert(document.cookie);
/script
js只能读到没有HttpOnly标识的Cookie
二、输入检查
输入检查一般是检查用户输入的数据中是否包含一些特殊字符,如、、'、"等,如果发现存在特殊字符,则将这些字符过滤或者编码。
例如网站注册经常用户名只允许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或者邮箱电话,我们会在前端用js进行检查,但在服务器端代码必须再次检查一次,因为客户端的检查很容易绕过。
网上有许多开源的“XSS Filter”的实现,但是它们应该选择性的使用,因为它们对特殊字符的过滤可能并非数据的本意。比如一款php的lib_filter类:
$filter = new lib_filter();
echo $filter-go('1+11');
它输出的是1,这大大歪曲了数据的语义,因此什么情况应该对哪些字符进行过滤应该适情况而定。
三、输出检查
大多人都知道输入需要做检查,但却忽略了输出检查。
1、在HTML标签中输出
如代码:
?php
$a = "scriptalert(1);/script";
$b = "img src=# onerror=alert(2) /";
?
div?=$b?/div
a href="#"?=$a?/a
这样客户端受到xss攻击,解决方法就是对变量使用htmlEncode,php中的函数是htmlentities
?php
$a = "scriptalert(1);/script";
$b = "img src=# onerror=alert(2) /";
?
div?=htmlentities($b)?/div
a href="#"?=htmlentities($a)?/a
2、在HTML属性中输出
div id="div" name ="$var"/div
这种情况防御也是使用htmlEncode
在owasp-php中实现:
$immune_htmlattr = array(',', '.', '-', '_');
$this-htmlEntityCodec-encode($this-immune_htmlattr, "\"script123123;/script\"");
3、在script标签中输出
如代码:
?php
$c = "1;alert(3)";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 = ?=$c?;
/script
这样xss又生效了。首先js变量输出一定要在引号内,但是如果我$c = "\"abc;alert(123);//",你会发现放引号中都没用,自带的函数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这时只能使用一个更加严格的JavascriptEncode函数来保证安全——除数字、字母外的所有字符,都使用十六进制"\xHH"的方式进行编码。这里我采用开源的owasp-php方法来实现
$immune = array("");
echo $this-javascriptCodec-encode($immune, "\"abc;alert(123);//");
最后输出\x22abc\x3Balert\x28123\x29\x3B\x2F\x2F
4、在事件中输出
a href="#" onclick="funcA('$var')" test/a
可能攻击方法
a href="#" onclick="funcA('');alter(/xss/;//')"test/a
这个其实就是写在script中,所以跟3防御相同
5、在css中输出
在owasp-php中实现:
$immune = array("");
$this-cssCodec-encode($immune, 'background:expression(window.x?0:(alert(/XSS/),window.x=1));');
6、在地址中输出
先确保变量是否是"http"开头,然后再使用js的encodeURI或encodeURIComponent方法。
在owasp-php中实现:
$instance = ESAPI::getEncoder();
$instance-encodeForURL(‘url’);
四、处理富文体
就像我写这篇博客,我几乎可以随意输入任意字符,插入图片,插入代码,还可以设置样式。这个时要做的就是设置好白名单,严格控制标签。能自定义 css件麻烦事,因此最好使用成熟的开源框架来检查。php可以使用htmlpurify
五、防御DOM Based XSS
DOM Based XSS是从javascript中输出数据到HTML页面里。
script
var x = "$var";
document.write("a href='"+x+"'test/a");
/script
按照三中输出检查用到的防御方法,在x赋值时进行编码,但是当document.write输出数据到HTML时,浏览器重新渲染了页面,会将x进行解码,因此这么一来,相当于没有编码,而产生xss。
防御方法:首先,还是应该做输出防御编码的,但后面如果是输出到事件或脚本,则要再做一次javascriptEncode编码,如果是输出到HTML内容或属性,则要做一次HTMLEncode。
会触发DOM Based XSS的地方有很多:
document.write()、document.writeln()、xxx.innerHTML=、xxx.outerHTML=、innerHTML.replace、document.attachEvent()、window.attachEvent()、document.location.replace()、document.location.as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