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微软次世代主机:XSS 和 XSX 该怎么选择?
- 2、微软真急了,2000块就能买次世代主机?索尼:等我明天官宣
- 3、第一款游戏机该怎么选?
- 4、xss装机量
- 5、PS5笑了!国行XSS根本卖不动:这些原因是关键
- 6、微软XGP:四年前你对我爱答不理,四年后我让你高攀不起
微软次世代主机:XSS 和 XSX 该怎么选择?
微软次世代主机:XSS和XSX选选XSS。
选XSS,在日本Xbox玩家新增速度飞快,XSS也成为了他们的上上之选。
微软之前也说过XSS除了比XSX分辨率低一点,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之前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过这件事,认为Xbox在日本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而现实的日本玩家还是很偏重于理性的,性能到位Xbox得到了不少日本玩家的认可。
对功能与XSX差不多但更加小巧的XSS来说,日本玩家更是喜欢,Xbox的Hinton(亚洲区负责人)在接受日本IGN采访时也表示:“他们以后会增加XSS的产量来满足日本玩家”。
相关资料
而日本游戏的开发者也有不少加入到XBOX里来,总体看来在日本XSS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当地负责人已经有了明确的增产意图(谈过),那么什么样的玩家更适合入手XSS呢?XSS没有光驱,并且是2K分辨率的,如果你家显示器是2K分辨率那你选XSS没错。
如果是4K的XSX更好一些,假如你是个铁杆玩家,玩游戏喜欢随身携带,那你的首选还是XSS,因为它被网友称为目前Xbox里的“胶囊主机”,跟高配版体积小了60%,戴上XSS勇闯天涯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并且价位上也很有优势,2000多米,对很多想玩大场面游戏但是“囊中羞涩”的学生党来说是个福音,当初PS1索尼的一句:299也是开创了一个PS的时代,所以性价比高还便宜也是一张王牌。
微软真急了,2000块就能买次世代主机?索尼:等我明天官宣
眼看着下半年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要结束了,次世代主机“大战”依旧没有要打响的意思,之前微软和索尼怕玩家流失,纷纷在对方公布新主机之后,把自己家次世代的主机消息放了出来,但是索尼非常鸡贼的只把部分护航大作和硬件放了出来,关于新主机的售价就是打死也不公布。
这不~连微软都看不下去,今天早些时候公布了Xbox Series S的售价,这消息让很多人虎躯一震以为是微软把XSX的售价放出来了,其实这次给出是XSS,也就是所谓的低配版次世代 游戏 主机。
这跟索尼之前公布的不包含光驱的那一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毕竟这两家的“刀法”也是老师傅级别的了,新公布的Xbox Series S你可以看成Xbox Series X的廉价版本/低配版本,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参数,但是舅舅党给出了一些可信度比较大的消息,比如这款XSS拥有定制512G的SSD,支持4K以及最高120FPS等等。
但是万万没想到,Xbox Series S一经公布之后,其外形再度遭到了全球网友们的嘲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初Xbox Series X被认为是“抄袭”垃圾桶的设计,而这次有玩家更是指出了微软是不是从滚筒洗机上获取的灵感。
这样差不多的外形设计,是不是说明了XBOX设计工程师在被老婆罚做家务的时候获得了灵感?整个XSS机体黑色的部分很明显是一个巨大的散热模块,虽然在效果图上看占比接近一半,如果新主机有实物图的话,可能会更加直观一些。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网友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更是大开脑洞,纷纷寻找XSS的设计灵感来源,就比如这索尼音响与之相似程度可以说是99.99%,这波你们怎么看?
不过,我觉得这次XSS的设计一定是从老式收音机上获取的灵感,同样的圆形空洞设计,这就说明设计语言是个圈,只不过这次将圆润的边角变成横平竖直的棱角。
更 搞笑 的是,喜欢军事的玩家们竟然联想到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样的操作,当我把它们放到一起的时候,是不是有内味了?
尽管,玩家们脑洞大开找了很多相似的设计,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许多人的真香。
因为XSS只要299美元,作为次世代主机只要2000块的价格就能拿下,这让躲在角落里的Switch瑟瑟发抖,毕竟这次微软是铁了心要跟索尼碰一碰了,所以299就当交个朋友。
但是,也有国外大神爆料XBOX新主机价格的完整版:
这波微软率先出招,把自己的低配版底牌亮了出来,就在众网友还在疑惑索尼怎么不出声的时候,一家英国的零售商却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索尼明天有消息宣布,不过这条消息很快就被删除了,但是再快也没有网友们截图快呀?
如果真如爆料人所说的那样,索尼要官宣的话,那么明天一定是吃瓜的好时候,特别是能宣布PS5无光驱版也是299美元的话,那么次世代在机型上索尼可以说是完胜了,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多数玩家都不看好索尼会以这个价格和大家交个朋友。
各位觉得索尼如果公布的话,到底是399还是499呢?
第一款游戏机该怎么选?
1、预算:预算决定购买上限和下线,搞清楚自己的预算,选定哪个价位的游戏机。
任天堂Switch掌机最便宜,1500左右可以入手;其次是微软Xbox,2000元左右;最贵的是索尼PS系列,最新的PS5系列要四千元以上。
2、需求:需求决定购买哪种类型的游戏机。
①便携性
是家用有主机还是便携式无主机的。在家使用,注重游戏体验的选择游戏主机;想要轻巧便携、随时随地娱乐选择掌机。主要品牌中任天堂Switch便携性最好,其次是PS4,最后是Xbox。
②游戏类型
喜欢玩体育竞技游戏、射击游戏如“车枪球”等、对游戏画质要求比较高的推荐动作微软Xbox;喜欢动作冒险类、角色扮演类、经常多人一起联机的选择任天堂Switch;动作冒险类、角色扮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各种游戏都喜欢、想要丰富的游戏体验选择索尼PS4/5。
③参与人数
主要看是自己玩还是和家人朋友一起玩。自己一个人玩推荐购买任天堂Switch掌机,需要和家人朋友多人一起联动的就要选择主机了,索尼PS4最多支持4人游戏,任天堂Switch主机和微软Xbox最多支持8人游戏。综合下来,需要玩多人游戏最推荐任天堂Switch。
④游戏性能
在游戏性能方面,PS4、Switch、Xbox整体配置上相差不大,GPU上来说PS4 Pro 和Xbox One S 性能要比Switch好一些,整体而言PS4、Xbox在游戏性能上更好一些。
⑤版本选择
由于不同地区法律法规、政策不同,许多游戏分为国行版和海外版,海外版又分为日版、港版、美版等,国行版和海外版各有优劣势(主要是Switch)。
科普补充:独占游戏体和感游戏
独占游戏:一个游戏只能在某一个平台或某一个机种上发布和娱乐,属于该公司或平台独有的游戏。大意就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任天堂平台的独占游戏到索尼或其它平台就不能玩,如马里奥系列。
体感游戏:就是用身体去体验、感受,用肢体动作变化来操作的电子游戏。就像3D体验一样有一种真实感,不是单纯机械式的输出。如舞力全开2019。
xss装机量
xss装机量还是很大的。在芯片短缺与XSX供应紧张的情况下,XSS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全球几个主要市场的销量比XSX更高,该型号的畅销对Xbox数字版游戏的销售带来了超出预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索尼继续采取了以PS5纯数字版作为补充,以光驱版为主导的方案。所以说,xss装机量非常的惊人。
PS5笑了!国行XSS根本卖不动:这些原因是关键
点击右上方“关注”,第一时间获取 科技 资讯、技能攻略、产品体验,私信我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
5月19日凌晨0点,国行Xbox Series X/S正式开启了预售,和国行PS5一样,国行XSX预售一开启就被抢购一空,3899元的XSX目前多地都显示无货。
但相比国行XSX空前热烈的抢购氛围,国行XSS的购买情况就显得有些许凄凉,2399的定价并不能吸引到更多玩家购买,目前显示的已预订量仅仅只有400多件,和国行XSX的3606件预订量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国行PS5也曾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光驱版与无光驱版的预订量差距明显,原因相信各位玩家都清楚,毕竟对于国行版玩家来说光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保险。但这一次国行XSS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吗?除了缺少光驱,国行XSS又有着哪些让玩家望而却步的理由呢?是因为微软的独占 游戏 内容太少,还是因为 游戏 主机的性能不足呢?
为什么国行XSS的预订量会如此惨淡,首先最明显的原因必然和 游戏 主机机能有关。 相比国行XSX,XSS不仅缺失了至关重要的光驱,还因为轻量化而削弱了主机的几项机能。
其实就国内的环境而言, 游戏 主机的还没真正进入到千家万户,不少民众仍不能理解 游戏 主机的价值,就更别提为此而进行高消费的行为了。 除了真正的核心玩家,很少人会专门购置各类品牌的主机来进行 游戏 。
游戏 主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够给玩家一个纯粹的 游戏 空间,相比于PC功能的繁杂, 游戏 主机功能的纯粹让玩家能够更好更专注地去享受 游戏 ,因此 游戏 主机于玩家而言就是高性能、高适配的 游戏 体验电子产品。
所以玩家就需要相应地配置高机能主机来游玩 游戏 ,要买当然就买最好的,在数码产品迭代迅速的当下,买一款机能相对较次的电子产品可不是什么明智之选。 在无光驱和机能较弱的情况下,XSS就成了姥姥不爱舅舅不亲的存在,而在国行版的各种限制下,这台主机为数不多的优点也被限制得死死的。
国行XSS的存在有多尴尬呢?对于轻度 游戏 玩家来说,微软系主机 游戏 较少缺少吸引力;对于核心玩家来说,国行XSS的性能稍弱又缺少光驱来防备锁区的情况;对于 游戏 圈外的人来说,XSS缺少购买的噱头以及入坑的相应卖点,那么玩家到底还有什么理由购买这台主机? 因为喜欢这一饼的造型吗?
虽然国行XSS有着轻便的外形和较低的价格,但相比Switch这类掌机而言,也缺少足够的竞争力,无论是便携性还是性价比,XSS都很难与任天堂精心设计的掌机相比。更何况,目前微软还缺少具备竞争力的第一方次时代 游戏 ,那他们拿什么和任天堂索尼做对比呢?
其实XSS和之前的PS4 slim的情况很相似,较低的价格和轻便的机身设计都是为了吸引圈外玩家而特意设定的,但不同的是PS4 slim是在PS4已经处于稳定期时推出的产品,不仅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担任主机推广的自来水,还有一定时间的市场口碑沉淀来保证主机的质量。那么作为Xbox次时代主机入门版主机,XSS又用了多少时间去沉淀呢?
Xbox是伴随着争议诞生的一代主机,它出世以来就要面对 游戏 主机界的两大巨头索尼的PlayStation2和任天堂的NGC的夹击, 但也正是因为微软的财大气粗,才让这么一款初出茅庐的 游戏 主机在两大巨头面包夹之势下,硬生生杀出了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相比其他两家公司,微软在 游戏 领域的底蕴依旧相对欠缺,所以Xbox系列主机无论是第一方 游戏 研发还是主机性能的针对性提升都没能超越PS系列主机,次时代主机战争无疑是PS5拔得头筹。
并不是说XSX就比不上PS5,反而在硬件配置和主机性能的表现上,XSX是略胜于PS5的,毕竟在微软在硬件软件领域上的成就绝对不是索尼能够比拟的。 但索尼胜在对 游戏 的理解更深,也或者说是对 游戏 主机的理解更深,这一点的优势让索尼收获了更多的核心玩家支持,而这部分核心玩家就成为了索尼的核心用户群体。
懂 游戏 的 游戏 主机厂商可并不多,像我们之前提及的各类奇葩 游戏 主机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他们对于 游戏 的理解不深,所以 游戏 主机的设计也有着诸多矛盾,表面上功能满满实际体验却是难以贴合玩家 游戏 习惯。而这也就是 游戏 主机御三家能占领 游戏 市场主要份额的原因,和这些半路出家的 游戏 主机开发商不同,他们早已在这条路上试错了无数遍。
资历最小的Xbox系列自然没办法和索尼任天堂比较核心用户群体的数量,毕竟这两家的粉丝都受各自产品影响颇深,在时间的沉淀下才逐渐培养出一众喜好自家产品的核心用户,用户的反馈和产品的影响才 游戏 主机得以不断进步。 这些核心用户的养成需要时间,微软Xbox系列主机欠缺的就是时间的沉淀。
这样的核心用户群体,对于产品的信赖基本和信仰无疑,所以才会产生那么多“索尼大法好”“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的信仰型玩家,微软距离这一步还有一些距离。当然这里特指 游戏 领域以及国内市场,微软的 游戏 主机在国内影响力始终有限,就如同小雷之前评测的电玩店配置所暗示的情况一样, 为什么没有Xbox?因为受众实在太少了。
国行版主机最大的问题始终在于锁区这一点上, 游戏 主机这样的电子产品一旦封锁了网络,就近乎报废的状态了,这也是很多人称国行 游戏 主机玩家为勇士的原因。
既然没有办法保证主机变废,那么又有哪个玩家愿意去冒风险去购买这么一台主机呢?这就让光驱有了必要性,毕竟禁得了网络,可禁不了 游戏 的实体碟。这也是光驱版版的价格和无光驱版相差甚远的原因,因为这是国行版主机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旦 游戏 主机无法玩 游戏 ,那么 游戏 主机的价值就基本为零了。
所以才会产生国行版的XSS和PS5无光驱版久久未能售罄的情况,玩家没理由花几千块进行豪赌,而XSS的机能也不值得玩家花大价钱去赌这么一遭, 入门版主机本就是以体验为主,如果连体验的门都没能打开,就别说降低体验门槛这种不切实际的话了。
目前市面上所有国行版 游戏 主机的普遍问题依然是缺少可游玩的 游戏 , 游戏 荒的问题一部分是源自于 游戏 锁区,另一部分则是源于国内审核的严格,让大部分 游戏 引进需要花费过长的时间。 例如国行版Switch,如今的商店页面也只有18款可下载 游戏 。
当然,部分国行版主机还是有不错的服务,例如国行版的《舞力全开》就针对国内市场制作了好几首国语歌的选项,一些 游戏 的本地化翻译也会更加完善。但玩家依然是需要一台性能优异,拥有丰富多样 游戏 阵容的主机,国行版XSS目前还很难达成这几个目标,所以国行版XSS想要翻盘,还得看微软的后续跟进操作。
但已经购买了国行版XSS玩家们也不必担心,万物皆有可能,毕竟连新垣结衣都结婚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呢?
----------------------------------
作者:雷 科技 团队,致力于聚焦 科技 与生活,关注并私信回复“01”,送你一份玩机技能大礼包。
微软XGP:四年前你对我爱答不理,四年后我让你高攀不起
若是在2017年,有人认为微软的Xbox Game Pass(以下简称XGP)会拥有光明未来的话,我一定会嘲笑他的无知、肤浅乃至愚蠢。 因为参照彼时XBOX平台贫瘠的 游戏 阵容,以及主打订阅制,这种几乎与玩家购买习惯完全相悖的策略 ,实在无法让人对它的前途抱有丝毫信心。
当时,我曾在心中暗想:这又是微软的一次心血来潮,市场马上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无情”。
只是于4年后,我略带尴尬地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XGP不仅屹立不倒,还闯下了属于它的一片天地。根据微软发布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XGP的会员人数已突破1800万,而且还带动XBOX的内容与服务增长了近4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玩家也开始加入其中,并向身边的人推荐它。
今天,我们不妨来聊聊XGP成功的秘密,当然还有关于它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废话到此为止,让我们正式开始吧。
要想阐述XGP为何能有今天的成就,从两个层面说起,想来最为合适。
其一是玩家角度。毋庸置疑,之于广大玩家来说,所谓行业趋势、企业秘闻、巨头恩怨通通不是首要关心的内容, 如何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最多的 游戏 ,才是大众所期盼的结果 ,而XGP的收费模式恰恰符合消费者的预期,甚至可以说超越了玩家们的想象。
以面向PC端的XGP为例,首月仅需10港币,约合8.4元就能在30天内,畅玩微软 游戏 库中的所有 游戏 ,其中不乏“光环”、“地平线”、“战争机器”等第一方作品,而我自己就是在《奥日2》发售的那天,毅然决绝地加入了XGP。
纵然我是一名坚定的索尼粉丝,纵然我一直对微软过去的做派心生厌恶, 然而谁又能拒绝只用不到9块钱,就能玩到原价175元的《奥日2》呢!
虽然在渡过福利期后,该项服务的价格会涨回33元,全年花费为396人民币,但稍微计算下便不难发现,XGP仍旧性价比颇高。要知道,如今1款3A 游戏 的价格普遍在300元左右,而通过XGP服务,我们一年总能白嫖上至少2-3款大作,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之前所缴纳的费用,更不要提还有其他厂商作品的加入。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总会夸赞XGP“良心”的主要原因。 于性价比方面,微软确实给了广大玩家们实实在在的甜头。
其二是厂商角度。很显然,开发商们可不像玩家这般单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会更多也更加全面,不过XGP依然适合市面上90%的制作者们。抛开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他们必定会在第一时间将 游戏 放进XGP。
对于广大第三方厂商来说,他们则完全可以在独占期结束后,将作品“租给”微软,来获取第二次收入, 这样制作者既得到了额外的利润,而微软的也切实扩大了自己的“军火库” ,诸如《荒野大镖客2》、《勇者斗恶龙11》、《控制》、《如龙》等作品都是该套路最好的例证。
最后,我们也不得不承认,XGP的出现为独立 游戏 开发者送去了大大的福音。通常情况下,鉴于资金所限,独立 游戏 很难在宣发上有所建树,更难以保障收入, 但只要你能博得微软的关注,那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正如 一名叫做Davionne Gooden的开发者所说, 合作一开始他就被微软开出的价格震惊了 ,甚至不得不再问一遍确认数字是否无误。
而微软的“大手笔”,自然会让其他独立 游戏 制作团队趋之若鹜的要求加入XGP。
仔细想来,拥有一战之力的第一方、虽不能首发但从不缺席的第三方、保质保量的独立 游戏 ,XGP的 游戏 库早就不似初见时那般寒酸。 大量 游戏 的涌入,也会扩大XGP对于玩家形成强大的吸引力,最终于经营中形成良性循环。
坦诚地说,尽管我从去年便开始关注XGP的动向,但一直无法揣摩到微软的“小心思”,好在时间给出了答案,让我能够触摸到XGP发展的些许脉络。
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 XGP是微软对抗索尼的武器,也是他们能够继续扎根在主机圈的基石 。毫无疑问,于短时间内微软都缺乏战胜索尼的可能,上世代已然落败,本世代依旧胜算不大。
一方面,索尼依托“四公主”的巨大成功,积累了无人能比的前期优势。出于 游戏 习惯的延续,又或者是之于品牌的感情,会使玩家们在选择时更倾向于购买PS5。
这点于实际销量方面也得到了证实,根据知名数据统计机构VGChartz发布过的报告显示,首发19周后PS5以 6,503,475的总销遥遥领先微软的次时代主机—— XSX与XSS的总和才不过4,142,850台,双方的差距肉眼可见 。
另一方面,虽然索尼现在的确小问题不断,譬如要求亚洲玩家强行适应“OX键互换”,又或者解散SIE日本工作室等等,但鉴于过往的 历史 教训,他们在更为关键的主机定价以及 游戏 阵容方面还是迈出了稳健的步伐,留给微软“超车”的机会并不多。
既然正面作战胜率渺茫,为什么不先避其锋芒另寻他法,而XGP正是微软新思路的完美体现。首先,XGP扩大了微软的市场控制范围。根据他们提供的服务来看,即便你没有主机,也完全可以通过XGP for PC,畅玩上百款 游戏 。 这就让微软有资本在电脑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相对而言,索尼远未在PC平台上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他们肉眼可见的弱项。
其次,XGP有助于不断转化和吸纳玩家。不难想象,当一个XGP玩家想要踏足主机领域的时, 对于“订阅制”的依赖会让他们更愿意加入XBOX平台 ,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一个微软的“忠粉”。
特别插一句,订阅制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回去,这也是它在 游戏 圈中日渐流行的主要原因。
最终,随着XGP用户群体的日积月累,又会反过来给予微软充足的“底气”去跟索尼展开竞争。
当然,如果你愿意把眼光再拔高一点,或许会发现索尼已经不是微软的终极对手,谷歌才是。 华尔街的 科技 巨头们早早就意识到了“云 游戏 ”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谷歌肯烧掉数千万美元投身Stadia,正是基于该预判。 我知道写到此处,可能会有读者指出关于Stadia的一些新闻,但必须强调的是他们只是取消制作第一方 游戏 ,而非停止Stadia的开发,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而微软的XGP本就一直在力图打破“平台的界限”,这与云 游戏 的概念不谋而合。可以想象到,但凡云 游戏 的研发获得突破,让该技术能够大范围的应用, 那所有的XGP用户都能瞬间无缝转化为“云玩家” ,这将为微软节省下数千万乃至数亿美元的前期投入。
与此同时,还足以让其在于谷歌的竞争中,占据时间与用户数量上的双重优势。
依循常理,结尾出我们应该做出一个总结。不过,在写下这篇文章时,一则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
尽管无法预判到索尼的对策到底是什么,但我个人非常期盼他们能够有所行动,因为厂商间激烈的竞争,往往意味着玩家们能够收获更多的福利,一家独大则恰恰相反。
或许从某种角度来看,索尼与微软能一直争斗下去,对玩家而言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状态。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我是Tony老师,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