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问一下电脑被黑客攻击会有什么后果?谢谢~
第一,您搜索的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许多黑客通过重新定向,让你跳转到其他网站,而这个网站并不是你想浏览的网站。当你点击网页时,黑客即可获取利益。如果您既有假工具栏程序,又被重新定向。你应该仔细察看你的系统,删除恶意程序软件,以摆脱跳转到其他网页的状况。
第二,安装意外的软件。安装意外的软件意味着您的计算机系统有可能遭到黑客攻击。早期的恶意软件,大多数程序是计算机病毒。但现在的多数恶意软件程序是木马,这些木马通常很像合法的程序。很多时候这些恶意软件是通过合法安装其他程序时被安装到你的电脑,阅读许可协议是非常重要的。许可协议可能已经表明,他们将会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其他程序。有时您可选择不安装,有时你没有这种选择。
第三,电脑频繁随机弹出窗口。如果你电脑有这样的现象,你可能已经遭到黑客攻击了。您的系统已经遭到破坏。恶意软件可绕过浏览器的抑制随机弹出窗口anti-up的机制。
第四,您的鼠标自动移动并能运行特定的程序。如果你的鼠标自动移动而且能准确的运行程序,你肯定是被黑了。鼠标指针经常随机移动,通常是硬件有问题。但如果鼠标不受你控制,自动运行特定的程序,黑客可能侵入你的电脑。
为了预防黑客攻击,电脑族应安装并使用必要的防黑软件,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在上网时打开他们,这样即便有黑客进攻电脑的安全也有保证。
手机被恶意代码攻击,需要怎么处理?
首先删除有问题的应用程序。
为了确保手机中的恶意软件彻底删除,这时可以进入“设置”菜单,完全重置手机,恢复“出厂设置”,这样可以彻底清除设置中残存的恶意软件。
仔细检查每一个应用程序的权限要求,不需要时限制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对付侵略性广告应用程序,请务必阅读权限,然后再确定是否要接受。
代码就是程序员用 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 源文件,是一组由 字符、符号或信号 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代码设计的原则包括唯一确定性、标准化和通用性、可扩充性与稳定性、便于识别与记忆、力求短小与格式统一以及容易修改等。 源代码是代码的分支,某种意义上来说,源代码相当于代码。
现代程序语言中,源代码可以书籍或磁带形式出现,但最为常用格式是文本文件,这种典型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编译出 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源代码最终目的是将人类可读文本翻译成为计算机可执行的 二进制 指令,这种过程叫 编译,它由通过 编译器完成。
恶意软件的社会危害
要解决恶意软件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它,那些人究竟要利用恶意软件干什么?恶意软件本身不是一个新概念。实际上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们对于恶意软件的定义就是恶意植入系统破坏和盗取系统信息的程序。
记载的最早的广为关注的恶意软件是一名大学生1988年编写的蠕虫病毒,当时他主要是借此测试英特网的大小。但是由于其中一个代码的错误,导致蠕虫大量复制,迅速传播感染了数以千计的电脑。
尽管如此,这么多年以来恶意软件的制造技术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恶意软件的技术跟时下开发恶意软件的技术差不多。变化的只是恶意软件的开发和执行的速度,原因是自动化工具的出现。以前制作的时候只能一个接一个,就是流水线的大规模生产。
侦察难度
专家称,传统的病毒库保护方式根本就难以应对恶意软件的攻击。恶意软件一直在变化,即使是侦察到,它们也会自动调整和变化。依靠单独的技术根本就难以防范危险。
恶意软件威胁网络和系统漏洞的方式也在改变。例如依靠邮件附件到转向网络使用社交网络引诱下载感染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或是直接让人们点击恶意网站下载恶意软件到用户的系统中。
风险控制
这一问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有机构曾预测,恶意软件将会无所不至,包括智能手机,Vista,MacOSX和其它的操作环境都会逐渐吸引恶意软件的兴趣。还有人预测网络结构也会成为恶意软件关注的焦点,譬如,路由器,域名服务器,搜索引擎等。
如果企业还没有升级防御措施的话,就得注意了。网关和扫描是新的保护方式,此外还要注意终端设备保护,譬如台式机和移动设备的保护。
特别在是社交网站上日益泛滥的恶意软件的出现,企业也要使用相关的识别软件。在恶意软件的防范中最弱的一个环节就是用户,若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的话,再强的马奇若防线都会被突破。
诸多变体
恶意软件生态的复杂性也在改变。以前的变体很少,木马,僵尸病毒,蠕虫,rootkit,间谍软件,还有一些危害性相对较小的广告插件实际上也是恶意软件,形式规模各异。
但是,最令人害怕的变化还是恶意软件的来源问题。就在几年以前还只是一些人的恶作剧,时下是一个个有组织的犯罪集团。根据IT专家网的调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恶意软件写手的方法主要是密码盗取,键盘记录和其它一些行为。2006年,平均每个月有140万次攻击。
因此,恶意软件攻击变得更加具有目的性。许多病毒的出现远远高于病毒库中已存在的样本,企业只有在中招之后才能防范。
Web2.0和恶意软件
随着Web2.0社交网络的日益流行,譬如,YouTube和MySpace,它们依赖的某种形式的交互功能实际上增加了感染恶意软件的风险。
2007年发生的恶意软件事件已经证实了这一担忧。一种使用木马的storm蠕虫在系统中构建了一个后门程序,之后导致的危害席卷整个欧洲。病毒传播方式就是在虚假的新闻中插入恶意的视频文件。一旦点击,就会自动下载恶意软件。在被安全专家发现之前,数以千计的电脑和系统已经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