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国语是什么意思
- 2、“国语”就是“汉语”、“普通话”吗?
- 3、普通话与国语的区别?
- 4、国语和普通话有何区别?
- 5、国语的由来
- 6、左丘明《国语》简介
国语是什么意思
国语是由历史形成并由政府规定的一种标准化的全国通用的共同交际语。是国家在政治、文化、教育各方面使用的语言。中国的国语现通称普通话,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
“国语”就是“汉语”、“普通话”吗?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的正式称谓,意为“普遍共通、普遍通用”之话按照1956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国语”是现代标准汉语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大体与普通话相似,但是国语在台湾演变成台湾国语(有强烈台湾腔的北方话)。普通话的声韵母系统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系统,两者主要的不同在于zh,ch,sh在北京话多发卷舌音而普通话多发翘舌音;台湾国语则避免发出卷舌音。普通话的声调亦大体继承北京话的系统,即阴平55,阳平35,上214,去51,以及轻声;台湾国语的上则为21。说法不一样是由很多因素影响。如垃圾。台湾叫“勒色”,短信叫简讯,地铁叫捷运,班主任叫级任教师,警察叫员警,小学初中叫国小国中,高考叫联考,飞行员叫飞官,互联网叫网路,煤气叫瓦斯,激光叫镭射,白菜叫高丽菜,盒饭叫便当,桌球叫撞球,创可贴叫ok绷,酱油叫老抽,特快列车叫高铁,抗议叫呛声,考虑叫考量,诉讼叫告诉。。。。。。。。。。。。。。。。。。
普通话与国语的区别?
普通话与国语一样,国语是现代标准汉语的通称之一,而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语音采集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以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话)——无论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是语言方言众多而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以利于人们广泛交通。
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汉语普通话,是中国历代官方推行的修正型的首都雅音(区别于首都胡同音)。
要区别三个概念:首都雅音即首都官话,首都胡同音,修正型的首都雅音。
扩展资料: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数最多,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至少15亿 ,超过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主要流通于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华人社区。
另外,汉语方言通常分为九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淮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各方言区内又分布着若干次方言和许多种土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官话方言分为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登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七个次方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
国语和普通话有何区别?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国语指的就是普通话,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扩展资料:
普通话的特点:
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坏(huài)”,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表达性。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能够较强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现代标准汉语的发音基本沿袭了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但各地标准略有差异。
对汉语而言,单音节(单字)发音可分为声母、介音(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要素,而韵头、韵腹、韵尾又被合成称为“韵母”;超音节(词句)发音还存在连续变调等要素。直音和反切都是古代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中国通用语言)
国语的由来
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国家认可的国音注音字母,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左丘明《国语》简介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分国记事史。上起西周中期周穆王征伐犬戎,下迄春秋战国之交晋国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前453年),前后约五百余年。全书分八国记事,依次是:《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凡21卷。
书籍特点
从《国语》看,作者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尤其是儒家的民本思想,贯穿全书始终。《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有重点地记载了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论、活动。
其中多客观记叙,作者的主观评判,大都依靠形象描写,在叙述中体现出来。《国语》以记言为主,运用的是接近当时口语的语言,逻辑严密,表现力强,并长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个性,塑造人物形象。
汉、唐时,有人认为《国语》与《左传》同传《春秋》,称《左传》为“内传”,《国语》为“外传”,因此,《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