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程序员是怎样飞快敲代码的?
敲代码很快有几个条件
1.对项目代码和结构非常熟悉,知道整个数据流的在代码中的流动过程和变化过程。知道当前新增的代码在整个项目处于哪个位置,对于数据会有产生什么新的变化。这些要心理有数。也就是从架构层面去思考代码的编写。
2.对于需求理解的很透。这样业务逻辑转成代码逻辑就不会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
3.已经解决了技术难点,也就是说前期测试性代码已经写过了弄清楚了,避免了突然出现的技术性难点
4.新增的代码和新增的数据结构已经仔细思考过了,并设计好。也清楚引入这些新的代码和数据结构对现有代码的整体影响
5.异常点的位置的处理方案已经安排好了。写代码一部分是正常业务流程,算法过程,但是另外一大块就是处理各种异常。当异常出现之后,是代码重试,报错后忽略,还是报错之后停止代码,还是报错后清理代码并重新恢复上一个状态,等等。这些都是要心理有数。
6.对于如何新增源代码文件,命名函数,命名文件名,命名类名,命名变量名有一整套方案。有时候想个函数名或者变量名都要卡好几分钟,就不算飞快了。别笑,想个变量名,百度十来分钟的时候多了去了。
7.外部环境已经准备好了。IDE稳定,数据库结构稳定,数据稳定,网络稳定,访问网页顺畅,准备好免打扰的牌子。准备好刷卡提需求的二维码,准备好板砖和大刀,预防产品经理提需求和改需求。
程序员还在写代码,为何被曝猝死?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莫名其妙的在网上进行网络谣言传播,针对这些网络谣言我们要慎重对待,也要严肃处理。
给程序员编写高效java代码的几条建议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必须具备规范、标准的代码编写习惯,下面是给所有学java或者是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员的几点建议。 一、类名首字母通常应该大写。字段、方法以及对象(句柄)的首字母应小写。对于所有标识符,其中包含的所有单词都应紧靠在一起,而且大写中间单词的首字母。例如: ThisIsAClassName thisIsMethodOrFieldName 若在定义中出现了常数初始化字符,则大写static final基本类型标识符中的所有字母。这样便可标志出它们属于编译期的常数。 Java包(Package)属于一种特殊情况:它们全都是小写字母,即便中间的单词亦是如此。对于域名扩展名称,如com,org,net或者edu等,全部都应小写(这也是Java 1.1和Java 1.2的区别之一)。 二、为了常规用途而创建一个类时,请采取"经典形式",并包含对下述元素的定义: equals() hashCode() toString() clone() (implement Cloneable) implement Serializable 三、对于自己创建的每一个类,都考虑置入一个main(),其中包含了用于测试那个类的代码。为使用一个项目中的类,我们没必要删除测试代码。若进行了任何形式的改动,可方便地返回测试。这些代码也可作为如何使用类的一个示例使用。 四、应将方法设计成简要的、功能性单元,用它描述和实现一个不连续的类接口部分。理想情况下,方法应简明扼要。若长度很大,可考虑通过某种方式将其分割成较短的几个方法。这样做也便于类内代码的重复使用(有些时候,方法必须非常大,但它们仍应只做同样的一件事情)。 五、设计一个类时,请设身处地为客户程序员考虑一下(类的使用方法应该是非常明确的)。然后,再设身处地为管理代码的人考虑一下(预计有可能进行哪些形式的修改,想想用什么方法可把它们变得更简单)。 六、使类尽可能短小精悍,而且只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下面是对类设计的一些建议: ◆ 一个复杂的开关语句:考虑采用"多形"机制。 ◆ 数量众多的方法涉及到类型差别极大的操作:考虑用几个类来分别实现。 ◆ 许多成员变量在特征上有很大的差别:考虑使用几个类。 七、让一切东西都尽可能地"私有"--private。可使库的某一部分"公共化"(一个方法、类或者一个字段等等),就永远不能把它拿出。若强行拿出,就可能破坏其他人现有的代码,使他们不得不重新编写和设计。若只公布自己必须公布的,就可放心大胆地改变其他任何东西。在多线程环境中,隐私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只有private字段才能在非同步使用的情况下受到保护。 八、谨惕"巨大对象综合症"。对一些习惯于顺序编程思维、且初涉OOP领域的新手,往往喜欢先写一个顺序执行的程序,再把它嵌入一个或两个巨大的对象里。根据编程原理,对象表达的应该是应用程序的概念,而非应用程序本身。 九、若不得已进行一些不太雅观的编程,至少应该把那些代码置于一个类的内部。 十、任何时候只要发现类与类之间结合得非常紧密,就需要考虑是否采用内部类,从而改善编码及维护工作。 十一、尽可能细致地加上注释,并用javadoc注释文档语法生成自己的程序文档。 十二、避免使用"魔术数字",这些数字很难与代码很好地配合。如以后需要修改它,无疑会成为一场噩梦,因为根本不知道"100"到底是指"数组大小"还是"其他全然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应创建一个常数,并为其使用具有说服力的描述性名称,并在整个程序中都采用常数标识符。这样可使程序更易理解以及更易维护。 十三、涉及构建器和异常的时候,通常希望重新丢弃在构建器中捕获的任何异常--如果它造成了那个对象的创建失败。这样一来,调用者就不会以为那个对象已正确地创建,从而盲目地继续。 十四、当客户程序员用完对象以后,若你的类要求进行任何清除工作,可考虑将清除代码置于一个良好定义的方法里,采用类似于cleanup()这样的名字,明确表明自己的用途。除此以外,可在类内放置一个boolean(布尔)标记,指出对象是否已被清除。在类的finalize()方法里,请确定对象已被清除,并已丢弃了从RuntimeException继承的一个类(如果还没有的话),从而指出一个编程错误。在采取象这样的方案之前,请确定finalize()能够在自己的系统中工作(可能需要调用System.runFinalizersonExit(true),从而确保这一行为)。
程序员的日常就是不停地写代码吗?这行业是吃“青春饭”的吗?
程序员的日常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写代码,但如果认为程序员每天都在写代码那就不对了,总有别的事情也需要做的。此外这行业我认为是吃青春饭的,因为写代码很耗费体力,如果年纪大一点,身体很可能受不了。
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写代码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对于程序员来说,喜欢代码写代码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仅是为了赚高收入进入此行业,快乐与痛苦并存的,剩下一部分误入行业当程序员,写代码并不会让这部分快乐。
什么是程序员?什么是代码?
程序员所写的代码,是为某一特定程序或某一个应用程序所制定的编码和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使此应用或程序应能够在程序员编写的代码中,实现各种功能。程序员(英文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现为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六大类。代码又臭又长
我见过最长的方法是5000多行,那段代码没人敢动,只敢往下加 if else,每次需要改这段代码的开发都战战兢兢,生怕出现什么莫名其妙的bug。java 可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一个方法里面有5000多行可以说是很可恶的事情了。我想一开始代码长度可能没这么夸张,是什么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是当初写这段代码的人本身写的是直来直去的方法,一堆if else ;后面迭代的开发,面对这么长的代码瞬间失去了从头读到尾的耐心,直接继续在后面加 if else 迭代,最后这个方法就变成了一个缝合怪一样的玩意。
好的 sql 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代码的复杂程度,但是太过复杂sql 本身就会给后来的开发人员造成阅读困难,结果又是变成一条无人敢动的祖传代码,我想这应该是不少公司极度抵制存储过程的原因之一。当然不少银行应用开发还是大量使用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有用武之地的,但是一个又臭又长的存储过程就等着变成祖传代码吧。当年我见到一个60多个join的sql,看到第一眼就惊为天人从此难以忘怀,当然那段sql也成了没人敢去动的代码了。
代码逻辑不明
代码逻辑不明所以是我们开发很容易去犯的毛病,是一个不致命却烦人的毛病。在代码上的体现是,逻辑判断写的比较反人类各种双重否定是肯定,不把你绕晕不罢休。或者是写起代码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让人不知道你想干嘛。导致这个的原因有可能是开发人员在需求理解上出现偏差,做到后面发现不对劲,再回去改又不大可能了,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写,结果就是代码弯弯绕绕;还有很重要的锅是在产品经理,任意变更需求,想一出是一出,开发人员无奈只能跟着想一出写一出。还用可能是开发人员方法或者类命名太艺术了,什么四川方言拼音这种没有十年脑血栓想不出的命名咱就不说了。就说那种国产凌凌漆式的无厘头命名——这看上去是个刮胡刀实际上是个吹风机,就这种不知道让人说什么好。
规划代码的核心思想
吐槽了一堆代码规范问题,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去规范我们的代码以及如何做到就算开发人员更换了,或者项目转手给他人了,仍然可以让后面的开发可以无碍的去阅读代码修改代码。当然各个公司/团队都有自己的一套代码规范,比如项目的结构、代码命名风格、代码格式等等。不同团队有不同的风格,但核心思想是大同小异的。接下来我就我个人的开发经验来分享一下一些代码规范的思想。